东看看西看看

  1. 公开课视频课程

    每天花一点时间,看看公开课视频课程……

    猛击这里查看

切换到精简模式
0

中国何以难出基辛格式人物?

作者 bokeer/分类 暂未分类/发布于 2011-06-20 02:55

87岁高龄的亨利·基辛格以《论中国》让世界再次聚焦这位淡出一线政坛已久的美国政治家。尽管正如《纽约时报》等一些媒体上的书评所反映出的,并非所有人都对其著作的观点认同、信服,更非每个人都欣赏他的文笔和风格,但不论认同或不认同,喜欢或不喜欢,几乎每个人都为基辛格的政治眼光、预见能力和剖析力感到钦佩。

自卡特总统上台执政后,基辛格便再未直接参政,而是以民间智库思想家、私人政治评论员的姿态,活跃了30多年之久。从上世纪70年代的《白宫三部曲》到1994年的《大外交》,再到如今的《论中国》,他的著作不仅勾勒了战后美国外交最重要时期的总体框架,更以生动的笔触揭示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表象背后不为人关注、却至关重要的细节和历史文化渊源。拥有这样的一支笔,一颗头脑,对于一个大国而言,是非常幸运的事,然而正如许多人所感慨的,基辛格式的人物,在当代中国却十分罕见。

那么,中国何以难出基辛格式的人物?

翻阅基辛格的履历不难发现,他是个学业基本功扎实且多才多艺的人,不仅拥有文学和哲学的学位,而且拥有当工人、翻译的经历和军旅生涯。在从政之初,他曾长期担任纽约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的顾问,和尼克松的政治搭档也早在竞选时便结成。可以说,早期的经历为他政治明星期的爆发做好的铺垫,而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阅历和波澜壮阔的国际政治舞台“一线演员”生涯,又为其引退后漫长的智囊生涯,提供了最好的素材。与之相比,中国某些“智库”中的一些“智囊”,或者没有扎实广博的学术基本功,或者缺乏足够的阅历和磨炼。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又如何能成为基辛格式人物?

基辛格在哈佛的博士论文号称“哈佛有史以来最长的博士论文”,其标题为《修复了的世界:梅特涅、卡苏里及和平的问题1812—22》,论述的是19世纪初以奥地利为中心、欧陆外交舞台上的折冲樽俎。可以说,从那时起,他就表现出对历史、文化传统、历史人物和细节与政治、外交变化,与重大历史事件间关系的浓厚兴趣和敏锐观察力。这种兴趣、观察力随着个人经历的丰富和阅历的成长,逐渐进化为分析力、判断力,并在《大外交》《论中国》等几十年后的著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与之相比,既能俯瞰、又能瞻仰,既能用放大镜、又能用显微镜的独特视角,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积淀,缺乏见微知著、履霜而知冰至的敏感和联想力,拥有以上全面才能的人在中国的确是还很欠缺。

还应看到,基辛格并非孤立存在。在美国,循类似道路成长起来的实力派政治智囊、分析家并非少数,如基辛格当年的政治搭档、因“水门事件”名声狼籍的尼克松,就曾因一本《不战而胜》准确预言冷战轨迹,而令后来人惊叹不已。

而在中国,很难想像一介布衣能旁若无人地跻身一线政治家行列出谋划策,更难想像一个曾担任过国务卿要职的“退休干部”会在52岁的“当打之年”急流勇退,从此在私人智库和民间政治论坛摸爬滚打30多年。

《论中国》中说,任何政治表现的背后,都能追溯到相应的文化背景和氛围。同样,我们期待中国外交界、智囊团更多出现基辛格式人物,也需要培育营造产生这类人物的合适土壤和环境。

anyShare分享到: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自 <a href="http://www.dkkxkk.com/archives/757.html" title="中国何以难出基辛格式人物?" rel="bookmark">中国何以难出基辛格式人物? | 东看看西看看</a>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订阅东看看西看看以获得最新内容。

下面我简单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