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看看西看看

  1. 公开课视频课程

    每天花一点时间,看看公开课视频课程……

    猛击这里查看

切换到精简模式
0

破解人类自杀之谜

作者 bokeer/分类 科学探索/发布于 2010-11-08 08:26

自杀是困惑人类的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让人一直困惑的是:“到底自杀的倾向是天生的,还是由于不愉快的经历累积而成?”科学家们正着手探索这些问题。

据悉,美国每年有3万人自行结束生命,这个数字几乎是2002年爱滋病死亡人数的一半。名人自杀的也不在少数。比如海明威、张国荣、梵高、川端康成等。海明威曾在生前畅谈过自杀,但并没有引起注意。他在盛名之下的突然自杀,至今令人不解。

日本的川端康成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在他唯美主义的作品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郁。但人们没有想到,这种忧郁最终会成为他自杀的前兆。张国荣是最受欢迎的偶像派兼实力派演员、歌手,星途灿烂。在自杀前一小时还约见自己的经纪人。当经纪人赴约时却看到他飞身跳楼,他的身后留下了无数谜团。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附属精神医学研究所的艾兰哥教授解释道:“自杀的人必须有好几件事情同时出了差错。我不认为自杀纯粹是由于生理因素所造成的。生活经验,突发压力以及心理因素也会起作用。艾兰哥和她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曼恩,正试着解开这个谜团,理清自杀的神经病理。他们实验室里25台超低温冷冻柜里,总共保存了200个自杀者的大脑供研究人员就其神经解剖、化学及基因等方面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找出有冲动结束自己生命的人脑中是否有特别之处。曼恩说:“我们试着取得事情的全貌,对自杀者提出整体的解释。”每个自杀身亡者的大脑都有另一个大脑做为对照,对照的个体与自杀者性别相同、年龄相近,但没有精神异常,也非因自杀而死。曼恩与艾兰哥的研究,专注于位在前额头骨内部的“前额叶皮质”这块脑区,那是脑中所谓“行政主管”的位置,包含了内在的监视器,让人们在尴尬的社交场合不至于吐露真言,或是不会盲从危险的冲动而行事。曼恩与艾兰哥最感兴趣的,就是大脑前额叶皮质具有“降低冲动”的这项功能。

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冲动”是自杀的指针;虽然有些人会仔细安排他们的死亡,比如留下遗言、遗嘱,甚至把葬礼也安排好,但自杀看起来仍是突发的事件,是在某个很差劲的日子里所做的差劲决定。因此,艾兰哥与曼恩在这些自杀身亡者的脑子里。寻找与该冲动有关的生物线索。其中一个重点是脑中化学物质“血清张力素”的可用量;因为先前有关冲动的研究,显示这种化学物质有缺少的迹象。血清张力素属于神经传递物的一种,这种分子会在神经元之间称为“突触”的狭小间隙中跳跃。位于讯息发送端的突触前神经元末梢,带有微小的膜状囊泡包裹着血清张力素,可将其释放到突触中。血清张力素对于我们的心灵有一定的安定作用,这是一种类似抗抑郁药的作用。就是与血清张力素转运子相接,防止突触前神经元太快将释出的血清张力素重新吸收回去,使得血清张力素在突触间停留的时间更长一些,持续传递其安定人心的效用。自杀身亡的人身上,有两个脑区出现解剖及化学上的变异:位于眼睛上方的眼眶前额叶皮质,以及脑干的背侧缝合核。其中的变化,可由血清张力素的制造及利用能力的下降看出。位于背侧缝合核的神经元制造出血清张力素,再经由长距离的神经投射,将这种神经传递物传至眼眶前额叶皮质。在自杀受害者脑中,从背侧缝合核传送给眼眶前额叶皮质的血清张力素,比正常量低。与死于其它原因者的对应脑区相比,位于自杀身亡者脑干的背侧缝合核神经元含有试图制造更多血清张力素的酵素。但自杀者的血清张力素为何低,这是一个谜。

神奇的锂盐似乎能防止自杀。但为什么自杀者没几个人服用呢?锂通常以碳酸盐或草酸盐的形式制成胶囊。对许多人来说,服用锂并不好受,它会造成手发抖、不断口渴、尿频、体重增加、行动迟缓、肌肉协调性降低、思路不清,以及短期记忆缺失等毛病。但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锂可以让具有自杀风险的人保住性命。1998年,推广锂盐的先驱者,丹麦里斯柯夫精神医院的摩根萧,把使用锂盐作为防止自杀措施的各个研究结果集合起来,发现没有服用锂的抑郁症患者,自杀率要比服用者高出3-17倍。同样地,摩根萧算出,锂盐使得尝试自杀的人少了6-15倍。锂的副作用也令人不安。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躁郁症及自杀的精神病学专家杰米森,本身也是躁郁症患者,她发现病人停止服药最常见的理由是认知上出现副作用、体重增加,以及协调功能受损。在她的自传《躁郁之心》中,杰米森重述了她自身的挣扎,即必须面对一辈子都可能要与锂的副作用共存的事实。美国约60-90%自杀的人患有精神疾病。这个毛病的患者除非服用适当的药物,而且对药物有反应,否则他们会在绝望的谷底及得意或激动的颠峰之间摆荡。多数结束自己生命的人都有抑郁症或躁郁症的病史,但患有重度抑郁症的人,他们的自杀倾向则有所不同。科学家最近发现,名人自杀多数因抑郁症所致,比如海明威、张国荣。但也有一部分人是躁郁症患者,如川端康成。两者的共同点是无法排解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科学家已经发现一些自杀行为倾向的线索,并开始探究自杀身亡与死于其它原因的人脑部解剖构造及化学组成有何差异。有朝一日,医生或许能找出具有自杀倾向的高危人群,而试着防止悲剧的发生。可惜这个目标到现在还未能实现:就算一旁有人大力干预,许多有自杀倾向的人终究还是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anyShare分享到: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自 <a href="http://www.dkkxkk.com/archives/454.html" title="破解人类自杀之谜" rel="bookmark">破解人类自杀之谜 | 东看看西看看</a>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订阅东看看西看看以获得最新内容。

下面我简单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