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看看西看看

  1. 公开课视频课程

    每天花一点时间,看看公开课视频课程……

    猛击这里查看

切换到精简模式
0

刘少奇之子刘源的将星之路

作者 bokeer/分类 暂未分类/发布于 2011-04-02 06:37

最近,刘源上将调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一事,引起不少人的关注。这不仅因为他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更因为这位“从上跌到下,又从下翻上来”的将军有着曲折传奇的经历。

从生长在中南海的“红苗子”,到“文革”中的“黑五类”;从公社管委会副主任,到副省长,再到解放军上将……刘源走过的是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呢?请看下面这组报道。

打小就有从军志

刘源出生于1951年初春。那时他已有三个哥哥和三个姐姐。他出生的时候,大哥刘允斌正在苏联留学,家中有已参加工作的大姐刘爱琴、读中学的二哥刘允若、读小学的二姐刘涛、上幼儿园的三哥刘丁和仅两岁的三姐刘平平。刘平平和刘源是王光美所生。后来,他们又有了刘亭亭和刘潇潇两个妹妹。等到刘源上小学的时候,大哥从苏联回国。当时他们家是中南海大院里最热闹的家庭。

刘源虽然是这个大家庭里最小的男孩,却从来没有受到父母的特别优待。妈妈王光美把他的那些哥哥姐姐视同己出,对他们倍加照顾,好衣服总是先给哥哥姐姐穿。家里孩子多,生活开支紧张,刘少奇要求孩子们从小养成艰苦朴素的品德,他们的衣服总是从大到小轮着穿,破了就由妈妈打上补丁再穿。刘源曾回忆说,大概14岁以前,他都是捡哥哥姐姐的旧衣服穿。印象中自己小时候几乎没穿过不带补丁的衣服,妹妹也跟他一样。

刘源7岁入学读书,按照家里定下的规矩,他和哥哥姐姐一样,都离开家住校学习,生活各人自理。上世纪50年代末起,“大跃进”造成了经济困难,全国进入饥荒期。学校按定量给学生供伙食,刘源兄妹也经常饿肚子。

据刘源回忆,“每逢星期天回到家里,开饭的时候都热闹非凡。餐桌上一般是家常菜,茄子、豆角、粉条……父亲总是用一个空盘子,一样夹一点,自己埋头吃,吃完就走,不多说话。每次等他一夹完菜,我们这些孩子就上前抢呀,很热闹”。与刘少奇家同在中南海西楼饭厅吃饭的彭德怀和杨尚昆两家孩子少,他们常常把自己的饭菜端过来“凑热闹”,然后站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吃。

刘少奇要求孩子们9岁时必须学会游泳,11岁学会骑自行车,13岁开始生活自理。每年逢寒暑假,孩子们必须到工厂和农村劳动。1964年7月,刘源进入北京四中读初中。也就在这一年他开始到连队“当兵”。

刘源周围大多是军人,经过父亲的同意,他就在13岁的这年暑假进入中南海警卫部队当了一名小战士。那时正值全军开展大练兵、大比武,刘源和战士们一起在烈日下苦练,摸爬滚打、练习射击,样样不落后。刘源整整在部队锻炼了三个暑假,皮肤晒黑了,身体更结实了,并获得了“特等射手”和“五好战士”等称号。1966年举行国庆节阅兵时,他被选入国旗护卫队,和战友们一起迈着矫健的正步从天安门广场走过,接受祖国的检阅。

记下父亲的遗言

1966年,刘源15岁。也就在这一年,他的“美好时代”发生了剧变。“文革”的风暴,首先对刘源的家庭袭来。当全国的“红卫兵”众口一词地高呼“打倒中国最大的走资派刘少奇”的时候,刘源面对近在咫尺的父亲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可亲可敬的父亲真的犯了大错误吗?他真是反对毛主席吗?为什么对父亲的批判总没个完,而且波及到那么多的革命老前辈……面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刘源稚嫩的心灵遭受着痛苦的煎熬。

1966年入冬时节,刘源发觉局势变得更加严峻,大批判和大字报正逐步“升级”,连朱德等一大批老一代革命家,都被诬蔑为“大军阀”、“黑司令”,很多领导同志受到非人的折磨。他看到无能为力的父亲一连数日神情严峻,忧心如焚。经过反复考虑,刘少奇找到周恩来总理,说为了尽早结束运动,他要辞去国家主席的职务。周总理心情沉重地说:“这不行,不行啊,这有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问题。”后来,刘少奇还郑重地向毛主席提出此事,说要带着全家回湖南老家或延安种地。刘源回忆说:“幼稚而年轻的我们得知爸爸的这些打算,突然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以前,我们听说爸爸‘犯了错误’,感到难受、委屈;如今,我们透过政治斗争的风雨,看到了爸爸那颗一切为了党和人民的炽热的心,爸爸在我们心目中更加高大了。”

这期间,渐渐懂事的刘源和父亲不止一次地进行过较深入的交流。刘少奇在保守党的机密的前提下,也给孩子们讲述了许多事情的真相。

刘少奇在处境最艰难时留下的遗言,至今让刘源刻骨铭心:“我过去曾多次对你们说,对一个人来说,最大的幸福是得到人民的信任。取得人民的信任是不容易的。人民信任你,你就不能辜负人民。”

对刘少奇和王光美的批斗株连到刘源兄妹,他们经常在学校受到批斗和围攻。家庭的不幸也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刘源的哥哥姐姐们一个个被赶出中南海,哥哥刘允若和一直与他们住在一起的外祖母董洁如先后被逮捕入狱,大哥刘允斌在包头被逼卧轨自杀,大姐刘爱琴被关进“牛棚”……

沉默中期待重生

1967年9月13日凌晨3点多,夜色苍茫中,一辆军用吉普车突然停在中南海王光美的住所前,几个不速之客闯进住处,宣布对她正式逮捕。当天,刘源和姐姐刘平平、妹妹刘亭亭三人,连同他们简单的行李,被抛上一辆卡车,强行逐出了中南海,回到各自的学校接受批斗。他们当时并不知道,就在同天,刘源那只有6岁的妹妹刘潇潇和从小照顾她的阿姨也一起被赶出了中南海。更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这次竟是和父亲的永诀。

此后,18岁的刘平平也被关进大牢,刘源常常在学校里受围攻、批斗,在社会上受歧视。那时,除了他们兄妹,还有一大批被打倒了的老一代革命家子女,都成了“黑帮子女”、“狗崽子”,大家天天担惊受怕,东躲西藏。为了生存,刘源曾和另一位老革命家的儿子一起去卖血。

一年后,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刘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名到边远的农村去。1969年新年前,刘源离开了他熟悉的北京,来到风沙弥漫的雁北阴山深处——山西省山阴县白坊村插队落户,开始了长达7年的艰苦劳动生活。

在这里,刘源虽然没能避开审查和批斗,还两次锒铛入狱,被打成反革命而“劳动改造”,但“比北京的境遇好多了”。在开会批判他的同时,也有农民兄弟默默地递上一张“我们欢迎你”的纸条。中秋节时,有人不声不响地在他屋子的窗台搁上一包月饼。

虽然是第一次来到农村,但刘源不怕苦,他要用汗水证明自己是好样的。不管多么劳累,只要晚上不开会,他总要自学到深夜。他还自学针灸医药技术,主动替患病的农民看病送药。渐渐地他与村里农民交上朋友,村里人把他当成自己人了。

1972年夏天,刘源决心回北京一趟,寻找父母的下落。他在老乡的帮助下,深夜悄悄离开村子,白天在野外躲避追赶,夜晚在崎岖的山间赶路,饿了就嚼一把兜里揣的炒黄豆,走了三天三夜,才赶上去北京的火车……

刘源、刘涛、刘亭亭与刘潇潇在北京永安里的一间小屋会合了。他们向毛主席和中央办公厅写信,要求见爸爸妈妈。这时,他们才得知父亲已于两年多前去世了。8月18日,当他们被批准来到秦城监狱探望妈妈时,大家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场。王光美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些长大了的孩子,半晌只说了一句:“想不到你们几个还能活下来!”

由于周总理亲自过问,1975年秋刘源被批准返回北京。离开白坊村的那天早上,几乎全村人都到村口为他送行。此后,刘源被安排到了北京起重机厂当了一名铆工。1977年恢复高考,刘源立即申请报名参加考试,但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无奈之下,刘源给刚出来工作的邓小平写了一封信,诉说自己的请求。据说邓小平当时批示:应准予参加考试。

第二年初,刘源收到了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入学通知书。但当时,学校的课堂上和他学的历史教材中还充斥着批判刘少奇的内容,同学们也悄悄议论着他就是刘少奇的儿子。面对这一切,刘源只有保持沉默,等待着能发生一些改变。直到1980年2月,刘源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正式为刘少奇平反。

1982年夏,刘源大学毕业。正值而立之年的他,可谓意气风发。按说,刘源本可留在大城市安排一份好工作,但他心中早有打算:重新回到农村去,在农村的最基层经受锻炼,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出力。

他不是候选人,却被推为副省长

1982年,大学毕业的刘源来到河南农村工作,那是父亲刘少奇曾经战斗、蒙难的地方。刘源被派到新乡县七里营乡,当时叫七里营人民公社,是个老先进单位。刘源在公社17个正副书记、主任中排名最末,主要负责社队企业和一个管理区的工作。

刘源在公社里踏踏实实干了一年。1983年4月,经新乡县人大常委会讨论,全票选举刘源担任副县长,主抓全县的多种经营和乡镇(社队)企业。炎光亮作为刘源的领导和同事,与他工作在一处,相处日渐亲密。“他讲一口北京话,我说河南土话,但不妨碍我们常在一起聊天。”炎光亮觉得这个年轻人有远见,有胸怀:“他对政治、经济的看法,放到现在也不过时。”

1984年,由于工作成绩显著,刘源被新乡县人代会全票选举为县长。不到一年,他又调任郑州市副市长,分管城建、计划、工交等领域。当时,市里正在争取天然气工程立项,工作难度很大。刚走马上任,刘源就接下了这个棘手的差事。他一趟趟进京跑项目,用刘源自己的话说,像个“上访户”。奔波了一年多,天然气管道铺进了郑州城,市民从此不再用蜂窝煤烧饭了。

1988年1月,河南省第七届人代会爆出一条大新闻:37岁的刘源在不是候选人的情况下,经人民代表直接提名,当选为副省长。100多名代表在推荐理由中说:“我们推荐刘源为候选人,并不是因为他是刘少奇同志的儿子,而是因为他谦虚谨慎,工作敢想敢干而又任劳任怨,有突出的政绩。”此消息一出,举国轰动,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例。

刘源自己也完全没有想到。他后来回忆说:“当时我在郑州市分管开发区建设,正带队考察天津,准备考察完了到大连去,就接到通知说,你赶紧回来,正推举你当副省长呢!我一听愣了。回来以后也无所适从,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干什么,就闷在开会的那个招待所的宿舍里,不敢出门也不敢离开。后来说一投票就选上了。”

河南人民会堂里掌声四起,从代表席到主席台的6级台阶,刘源一步3个跨了上去,深深鞠躬,再鞠躬,抬头时已经泪眼蒙眬。“下面很多代表都流泪,好多人对我说:‘你爸爸在开封要是在天有灵,看到我们河南老百姓把你给选上了,肯定高兴。’下来以后好多人争着跟我握手。我知道因为他们想到了老一辈,所以才感动。当时河南电视台的记者问我的感想,我就讲了这么几句,我说我很清楚,选我当副省长是对老一辈感情的转移,我自己只有一条:干好工作,全力以赴,决不谋私。当时我确实并不在候选人里,是代表在会上主动联名提名,然后直接当选的。后来才听说,这在全国是第一个。”

“当选后,我感到压力非常大,责任非常大。因为我知道他们把这种重望寄托到我的身上,而我怎么能跟老一辈比呢?我上去如果干砸了,很可能把老一辈的名声都砸在里头。所以我就说,只有尽力去干。我妈妈听说我当选以后,挺高兴的,说你就好好干吧,我也不跟她说什么。”

1992年,刘源调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指挥部政委。离开河南那天,刘源不想声张,因此只去了新乡七里营乡刘庄村告别,准备就这样去火车站。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许多人还是跑到郑州火车站等着为他送行。

朴实的河南人民对刘源的评价只有一个字:“好”!

低调的刘政委

1992年,河南省副省长任上的刘源进入军队,在武警部队水电指挥部担任政委,被授予少将警衔。

在此前后,军委领导邓小平、江泽民、杨尚昆等一再提及:地方和军队干部经常交流,是共产党的传统优势,不要堵死这条路,尤其是军队里,一定要有熟悉地方工作的人。刘源曾在纪念杨尚昆的文章中回忆:“杨主动对我说,小平叔叔几次讲过军队与地方的干部要互相交流。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什么,不久,中央就把我调到了武警水电部队。”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的迟浩田曾告诉刘源,他是作为“地方最优秀的干部”交流从军的。

尽管武警水电部队的条件非常艰苦,但对于从小就有“军队情结”的刘源来说,成为军人等于圆了自己的一个梦想。刘源带领这支号称“中国最苦的部队”,建三峡、战边疆、上高原、下海岛,他身先士卒,埋头苦干,参与了几十项重点建设和抢险工程,被国家授予金奖,人称“金奖铁军”。1996年,这支铁军又荣获“世界屋脊水电铁军”的称号。“到了部队之后,工、农、商、学、兵这几个身份他全都体验过了。如此全面的人才,在部队里真不多见。” 刘源在武警水电部队的一位部下老郭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单位改制,武警水电部队需要自己到市场上找项目、完成招投标,任务很艰巨。刘源利用自己在河南省主管经济时积累的经验和人脉,亲自为部队找工程、跑项目。为了承包三峡的一个建设工程,刘源曾往返于宜昌和北京50余次。一次,他和老郭为了见到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的一位负责人,竟在他家门口站着等了4个小时!

刘源去西藏考察时,深受当地武警水电部队官兵的欢迎。无论工作地点多偏远,哪怕只有一个战士,刘源也要赶过去与他交流。很多人争相与他合影,他总是耐心地满足每一位战士的要求。

在边疆高原、大漠深山,哪里有牺牲官兵的墓地,刘源必定去凭吊。老郭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讲述了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有一次,坐在车上的刘源看到前方有战士的墓碑,就赶紧把车停下,走到路边招呼大家采野花。一片肃穆中,只见他在墓碑前单膝跪地,手捧大把的野花,热泪双流。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也被深深的震撼!”

1998年,刘源晋升为武警总部副政委,负责水电、交通、森林、黄金等几个警种部队以及武警在西南、西北片区的工作,依然是艰苦的地方,任务也更加艰巨。但他一干就是5年,终于不负众望,将这几支部队带上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2000年,他被授予中将警衔。

2003年,刘源调到解放军总后勤部任副政委。适逢中国军队第十次大裁军,他参与了总后勤部系统4所院校人员向地方移交的工作。他很看重这次移交对于军队的意义,将其形容为“剪掉尾巴,轻装上阵”。他说,院校移交达到了精兵简政的目的,军费的使用将更有效率,“原来买CT机的钱,现在可以用来买飞机了”。对于院校来说,也可以实现从军到民、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但是,在移交过程中,刘源亲身感受到了工作的压力,尤其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很难。因为军队的福利保障无所不包,但是地方已经鲜有铁饭碗,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很多人不想离开部队。

刘源挑起了这副担子,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将心比心,尽量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人们被刘源的真情所打动。2003年8月24日,在第一军医大学移交广东省管理的交接仪式上,刘源郑重地对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说:“我这个女儿多好!从现在起,就嫁给你家了。你可一定要好好待她啊!”这番情真意切的话,让台下许多师生热泪盈眶。

2005年12月,刘源调任军事科学院政委,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期待。就职见面会在军科院的大礼堂里举行,瘦瘦高高、皮肤黝黑的刘源一走上主席台,台下就掌声四起。“他说话语速很快,声音洪亮,中气十足。见面会结束,不少人在走出礼堂后还啧啧称叹,说他说话很大胆,很不吝,颇有将门之后的风范。”军科院一位李姓军官向记者介绍。

在军科院的日子里,刘源勤勤恳恳做自己的工作,从未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引来“围观”。只是偶尔有一些不明情况的军官家属在院里碰见他,之后会向军官们询问:“你们单位有个人,怎么长得那么像刘少奇啊!”

军科院有很多资深的研究人员,业务水平很高,但他们之前和外界接触较少,知名度也不高。刘源到任之后,一直在思考如何发挥这些专家的作用。他常说:“以人为本不仅是人文关怀,更是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做出贡献。”他把军科院里的专家做了一个分类,把适合对外宣传的人选出来,专门举办了一个由电视台、广播、报刊等媒体参加的见面会。在会上,刘源向媒体逐一介绍军科院专家,帮助双方建立起联系。久而久之,军科院的专家在媒体上露面的机会多了起来,全军许多大单位也开始争相邀请他们去讲课、座谈。

刘源的这项举措在军科院被称为“非常有影响力的工作”。刘研究员对记者说:“刘源是一个扎扎实实干事的人,他大力倡导科研创新,亲自牵头重点课题。几年里,上下左右都感到军科院在各方面的明显进步。刘源在院里的威信,是他用实际行动实实在在树立起来的。”

2009年7月,当了8年少将、9年中将的刘源,晋升为上将,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为他颁发了命令状。

刘源眼界宽广,对国际大事和战略形势了然于胸,经常与人讨论中美关系、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因为站得高,看得远,爱读书,观念新,刘源成了“学习标杆”,备受同事们的尊重。

刘源到军科院不久,官兵们发现,院内的局域网上多了一个“坚定信仰信念,强化战斗精神”的新栏目,刊登的都是“刘源政委推荐”的佳作。栏目的文章不断更新,连续贴出数百篇来源广泛、风格不一的文章:从《百年潮》的《邓小平谈学习中国历史和中共历史》,到美国《洛杉矶时报》文章《美保守派鼓吹打 “八十年战争”》;从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文章《诺贝尔奖金得主称——请保持冷静,地球会治好自己》,到著名历史学家宁可的文章《中国古代吏治的得失与借鉴》,令人耳目一新。

刘源在推荐按语中说,他选这些文章是想作为正式学习文件的辅助,“有些言辞过于尖锐、刺激,但立意正确、倡导正气;有些虽是漫谈、杂议,却予人启迪、值得深思;有些观点与经典理论相悖,但不失探讨之新;有些更是极为反动,却正好给我们以警示”。

生活中的刘源爱好广泛,除了阅读外,还爱游泳、散步、摄影,有空时会看看电影和热播的电视剧。老郭告诉记者:“他喜欢和老朋友一起散步聊天,话题多是时政新闻,聊到高兴的地方,大家会开心地大笑。刘源去过的地方多,见识也广,理论基础非常扎实,点评一些新闻时能理论结合实际,听起来很过瘾,也很长知识。”

业绩卓著、屡有建树的刘源,一直保持着自小养成的低调、朴实的习惯和对农民、农村的朴素情感,时常归故里、探故旧。他隔两三年就回曾插队的小村看望乡亲,并捐建了小学和工厂;几乎每年,他都要返回河南,与当地的老同志欢聚一堂话家常。不过,谦虚的刘源也有自己津津乐道的“得意事”。他好几次跟别人提起,自己还参与拍了两部电视片:《女子特警队》和《亮剑》。“一部女人片,一部男人片,都得了全部的大奖,创出当年最高收视率。”

2010年12月底,在军科院工作了整整5年后,刘源再次登上大礼堂的主席台。年近花甲的他依旧精神抖擞,面带笑容,威严中透着亲和。这一次,他是来与全体官兵惜别的。台下的掌声经久不息。对于官兵们来说,他们对这位办实事的领导充满了感激和不舍;而对于刘源来说,这掌声和其中的深情厚谊,无疑是对他最好的肯定和褒奖。2010年底,中央军委决定刘源出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他将在新的舞台上续写人生。

anyShare分享到: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自 <a href="http://www.dkkxkk.com/archives/720.html" title="刘少奇之子刘源的将星之路" rel="bookmark">刘少奇之子刘源的将星之路 | 东看看西看看</a>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订阅东看看西看看以获得最新内容。

下面我简单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