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看看西看看

  1. 公开课视频课程

    每天花一点时间,看看公开课视频课程……

    猛击这里查看

切换到精简模式
0

互联网让人类大脑退化

作者 bokeer/分类 科学探索/发布于 2011-02-11 03:58

在这个互联网取代一切工具尤其是传媒的时代,一场关于互联网使用与大脑思维改变之间的较量如影随形。

《哈佛商业评论》原执行主编尼古拉斯·卡尔认为从深阅读到浅浏览,互联网在改变阅读方式的同时,正在重塑我们“浅薄”的思维模式。早在1971年,经济学家郝伯特·西蒙就揭示了现代人“注意力匮乏症”的“病理”: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的匮乏与欲求。

所有的技术革命都是涉及两代人的革命,一种新技术的全部力量和后果,要等经历过它的第二代长大成人并开始将落伍的父母挤到一边时,才会完全释放出来。当老一代去世时,他们将带走对旧技术的最后记忆,而后,人们就只记住新技术。技术的进步就是这样逐步发现的,总是造成一种假象——好像我们今天的进步是理所当然的。

可人类的历史已告诉我们,技术的进步并非理所当然,都要付出代价。我们为互联网这一新技术,又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大脑面临认知风险

1月16日,2010年《全球互联网发展报告》公布:全球网民数量19.7亿。也就是说,地球上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网民。

越来越多的网民每天面对的是怎样一个信息汪洋?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一名美国人平均每天要接收约34G信息,是11万个英文单词的信息量,相当于电脑硬盘存储量的1/5。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大脑一生仅能处理1730亿个字节的信息,约等同于173G。按照这一推算,现在美国人每天接收的信息量,已达到一生能处理的1/6。换言之,大量信息是无用的。互联网正在把我变成一个高速数据处理机一样的机器人,失去了以前的大脑。

在互联网作用下,你的大脑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互联网造成的各种刺激性杂音,既造成了有意识思维的短路,也造成了潜意识思维的短路,因而既阻碍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也阻碍我们进行创造性思考。

以色列一家“点击报告”公司的实验发现,人们在转入下一个网页之前浏览当前网页的平均时间为19~27秒,不断解读“超文本”增加了读者的认知负荷,从而削弱他们领会记忆所读内容的能力。

北海道大学医学院一位神经学教授对150名20至35岁、经常使用计算机的受测者进行调查后指出:如今的年轻人正在变得越来越愚笨,他们过分依赖电脑,自己却失去了学习和记忆新东西的能力,这是一种典型的大脑退化症。

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的研究指出:信息过载的结果是,我们不得不加大扫描和略读的比重。在当代图书馆,最主要的声音来自敲击键盘,而不是翻动书页。浅阅读在强化我们的反射反应、视觉处理能力的同时,损失了我们深度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科学研究发现,记忆在大脑中固定,需要约一个小时。如有任何中断,即使是简单的分神,都会把萌芽状态的记忆内容从头脑中清除。利用网络代替记忆,从而绕过巩固记忆的内部过程是,我们将面临被掏空大脑的风险。

互联网提供的信息在超过人脑“认知负荷”时,就好像水流溢出水管,影响记忆保存。网络刺激是多重刺激,从基础研究来看,多重刺激大脑会进行同步整合,加工多少取决于加工难度本身,但是人脑的处理程序是有限的,负荷过大会导致个体很难适应。

人类对事物认知能力的深度不是生而就有的,青少年这类个体对工具的驾驭能力有限,在网上大量浏览,容易导致抉择太多很难把握自己。网络引起的注意力分散达到一定程度,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的症状就是注意力分散。

“美丽新世界”到来了吗?

1月22日,好莱坞3D科幻巨制《创战纪》,创下首周5000万美元的人气票房。迪斯尼花费3亿美元巨资打造的这部影片,关注的是在互联网语境下,个人在被异化的社会里,对现实与虚拟的重新认知。

影片主人公萨姆为了寻找失踪多年的父亲,意外进入父亲当年设计的虚拟电子世界——“创”,发现父亲被自己创造的全新物种——“程序”囚禁了25年。影片结局是一贯的好莱坞式胜利:萨姆战胜了电子世界,然而人类为自身付出惨烈代价:父亲最终和自己创造的“创”同归于尽。

今天,这种整个社会数字化的倾向已经在悄悄出现,互联网社会的逐渐形成,简直已经有了与现实社会抗衡的力量,比如微博。

虚拟世界和人类的交锋开始了吗?1999年的《黑客帝国》,之后的《终结者》《机械公敌》、《阿凡达》,再到今天的《创战纪》,这些影片都在描绘这样一个未来:人类自己发明的互联网将具备独立意识和智慧,超越并统治人类,人类与互联网乃至新技术的斗争无休无止。

互联网真的会成为人类的敌人或主人么?这样的疑问,在1932年英国作家赫胥黎(ThomasHenryHuxley,1825~1895)的作品《美丽新世界》中已有端倪,他虚构的公元2532年,由于社会与生物控制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沦为垄断基因公司的产品:睡眠教学、催眠术被广泛用来校正人的思维;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失去了爱情,失去了痛苦,最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了思考的权利,失去了创造力,失去了个体的自己。最后,“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互联网就是虚拟的人脑

“互联网的运作方式和大脑是一样的。”美国《连线》创办主编凯文·凯利这样陈述自己对互联网的看法,他在2010年提出的互联网模拟人脑理论。凯文计算出人类每天有1000亿次点击,整个互联网有55万亿个链接,这差不多是人脑中神经突触的数目了。

此外,1000万亿个晶体管也接近人脑中神经细胞的数目。初步统计,这些东西相当于2万兆根神经纤维。这个机器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等等,和人脑很接近。因为人脑的运作方式基本上和网络的运作方式一样。

2007年12月,中国科学家刘锋首次提出互联网进化设想:互联网正在从一个原始的、不完善的、相对分裂的网络,进化成一个统一的,与人类大脑结构高度相似的组织结构,它将同样具备自己的虚拟神经元,虚拟感觉、视觉、听觉、运动,中枢,自主和记忆神经系统。他们将互联网这一结构命名为互联网虚拟大脑,认为互联网虚拟大脑的不断成熟将对神经学产生重大的启发式影响。

刘锋强调:历史表明人类大脑的延伸和联结一刻也没有停止,互联网就是虚拟的人脑。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历史经验包括:从人类的发展史看,人类的进步就是器官不断延长和连接的历史:棍棒延伸了双臂,石头延伸了拳头,汽车延伸了双腿,望远镜延伸了眼睛,电话线延伸了耳朵,公路、铁路使人类四肢最终实现“联网”。

刘锋和他的团队通过对互联网已有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将互联网划分为硬件层、软件层和信息层。从2005年起至今,刘锋在论证互联网的硬件、软件、信息层与人脑的一一对应后,得出第一张互联网虚拟大脑结构图,证明人脑中最重要的组成单位是神经元,互联网存在虚拟神经元。

2005年7月刘锋发现电子公告牌分离的现象,即从1983年起,电子公告牌至少分离出新闻类网站、电子商务类网站、博客类网站、智力互动问答网站(威客)、digg类网站、换客类网站、维客类网站、SNS类网站、搜索引擎类网站等九个方向的互联网创新应用。他认为这种分裂现象孕育了互联网虚拟神经元的出现。

两年后,刘锋和他的团队意外发现了大脑映射和互联网虚拟神经元的存在,发现互联网进化出来的各种应用方式,比如论坛、邮箱、新闻、rss、搜索、博客,在人脑中都有相对应的依据和功能,分别对应到人脑的共享区、可交易知识区、隐私区、问题区、运动控制区。

把这些区域一一对应起来,似乎就看到了互联网和人脑的某种相似之处,同时互联网和用户大脑又紧密地连接着。互联网用户大脑的知识功能区通过互联网个人空间被映射到互联网中,构成互联网虚拟神经元。

接下来,刘锋进一步研究发现,光纤、电缆、无线传输媒介及其内部的信息通道构成了互联网的虚拟神经纤维。搜索引擎的“网络蜘蛛”、互联网骨干网的路由,构成互联网的自主神经系统。2008年开始兴起的云计算正在形成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预见,随着更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互联网将更加趋近于人类大脑。

“互联网是虚拟大脑”的理论很快在业内引起反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非线性科学和复杂网络专家方锦清接受采访时评价:事实上,西方国家至今还没有任何一篇学术论文,探讨整个互联网与神经学的关系问题。

2011年1月10日,美国科学家提出人脑神经元的关系非常类似Facebook的结构,并提出Facebook神经元,与“互联网虚拟神经元”不谋而合。

达尔文式猜想

“互联网正在像大脑一样进化。”刘锋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来解释这一进化原理:从神经学的角度看,人类的大脑结构并不是古已有之,它是从鱼的大脑进化到爬行动物的大脑,再进化到哺乳动物的大脑,最后进化到人类的大脑。

“如果解剖人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类鱼、类爬行动物、类哺乳动物的结构在人脑中泾渭分明。当生物进化到人脑阶段后,互联网的出现开始连接人的大脑,并开始形成更为庞大的类人脑结构组织。”

到2008年底,刘锋和他的团队已经列出13项对比。包括神经元、神经纤维、大脑皮层、记忆系统、地址编码系统、搜索引擎、视觉、感觉、听觉,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的持续进化,“与人脑高度一致接近”。

刘锋进一步阐述:在生物进化论的描述中,人类是观察者;对于互联网进化论,人类既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将逐渐完成互联网虚拟大脑的组建工程,人类主动创新的背后隐含了被动的自然推动。互联网进化的最终结果是:第一,实现人类大脑的充分联网;第二,形成一个与人类大脑结构高度相似的互联网虚拟大脑。互联网虚拟大脑的形成将使神经学研究得到重要突破。

然而,这一理论颇具争议。美国著名计算机期刊ACM认为:人脑结构是无数的个体在自然选择的情况下形成的,而互联网的结构只有一个,如何反映互联网和人脑存在一样的进化原理是个问题。

2008年末IBM在全球范围内“物联网”概念升温,随后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和经营战略。令人吃惊的是,IBM所描绘的未来图景和刘锋在2007年至今逐渐完善和成形的互联网进化论惊人相似。

IBM“智慧地球”的核心观点是——互联地球的人、机器和数据;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整合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结合。

“智慧地球”的运作原理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的“物联网”,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

这与2008年刘锋提出的互联网虚拟大脑运作原理高度趋同:传感器将会安放在城市、海洋、太空、沙漠、森林等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形成互联网虚拟感觉系统,源源不断地向互联网虚拟大脑传送地球各个方面的感觉信息。

还将发生些什么?

互联网进化似乎给了我们一个方向,关于互联网未来的方向,从1991年科学家提姆·伯纳斯李(TimBerners-Lee)开发出了万维网(WorldWideWeb)到今天,互联网的出现已逾6000天了,下一个6000天,人类和互联网还将发生些什么?

“我们就是网络,我们就是这个统一体,我们将变成机器。”在2007年的《未来网络5000天》的演讲中,凯利表示,互联网的未来是个更加值得依赖的统一体(TheOne),更加可靠的“大机器”(OneMachine)。只有一个统一体,网络就是它的操作系统,全世界所有的显示器都将连为一体。手机、电脑、鞋、汽车,所有的东西都能实现互联。这与时下热议的“物联网”如出一辙。

2010年,凯文与李开复的对话中重申:“我觉得未来有可能的一种趋势是人机一体,人类的脑神经和机器,或者互联网互为一体,融合成为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灭不了谁。”

“互联网将向人脑结构的方向进化,同时人类大脑结构和功能将从互联网的发展中获得重大突破。”刘锋作出预测。

关于互联网进化的未来,刘锋这样猜想:到2050年,互联网在不知不觉中会形成一个与人类大脑组织结构非常类似的物体,一个遍及全球的互联网虚拟大脑。这个超级虚拟大脑,具备虚拟感觉神经系统、虚拟视觉系统、虚拟听觉系统、虚拟运动系统、虚拟记忆系统、虚拟大脑皮层、虚拟海马区,等等。世界大部分人以虚拟神经元的角色参与到互联网虚拟大脑的运转中来。人类接入到互联网的方式最终发展到将信号直接接入到眼睛的晶状体中,DNA式的信用验证机制保证每个虚拟神经元的真实性。

“语言的诞生,使人类大脑第一次发生质变,互联网是第二次。”刘锋说。

anyShare分享到: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自 <a href="http://www.dkkxkk.com/archives/648.html" title="互联网让人类大脑退化" rel="bookmark">互联网让人类大脑退化 | 东看看西看看</a>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订阅东看看西看看以获得最新内容。

下面我简单说几句